如今,,中國新興獨立設計師越來越多,導致外界對這個群體也有了一些主觀預判:他們不一定都很年輕,,但絕對都講究個性;不一定內向,卻也不會過分豪放不羈;不一定自信,,但對自我足夠堅定,。
總體來說,這些或冷冽或熱鬧的性格,,總是多少體現在外表上,。
照這個標準,項耀東和張思思,,這兩位從巴黎ESMOD高等時裝設計學院畢業(yè)的年輕設計師,,大概要被歸為“嚴肅派”。
初次與他們見面,,是半個多月前在北京W酒店舉辦的時裝靜態(tài)展上,,項耀東推出的LORD'S COLLAR是一個定制男士西服品牌,張思思的MISS MISSION做的則是巴黎風女士套裝——當他們都穿西裝禮服筆挺地站在各自的品牌旁時,,就像大堂里僅有的兩個展示模特一樣,。
可聊過幾句后,會發(fā)現兩人的職業(yè)選擇卻不如西服那樣“規(guī)矩”,。2014年,,他們在北京合伙創(chuàng)立了一間公司,取名為VBS觀設計事務所,。
顧名思義,,“事務所”是用來處理客戶委托的機構。在時裝界,,這個概念遠不如和律師,、建筑師等職業(yè)搭在一起順口。望眼他們的同輩,,獨立設計師劉清揚把品牌名起作“優(yōu)雅烏托邦”(Chictopia),、王天墨起作“友誼博物館”(Museum of Friendship)……我們已經學會了不按字面意思理解這些品牌的名字,而是習慣了將它們看作是一個又一個的“概念”,。
然而,,VBS觀設計事務所可真是實打實的一家事務所,。它在官網上標明了自己的業(yè)務主線,不是設計時裝并將其推向消費者,,而是為企業(yè)提供品牌管理,、產品設計和創(chuàng)意項目等服務。
比如,,奔馳在北京三里屯的Mercedes Me生活概念館的形象設計就出自VBS觀設計事務所之手;2016年,,它還參與了滴滴的品牌紀錄片策劃。由于擅長設計正裝,,這間事務所還有個拿手絕活,,是為企業(yè)定制個性化工作服。
這個架構下的每個人都有著超越本身職業(yè)的身份,。項耀東和張思思雖然擁有獨立品牌,,但職務更是事務所的創(chuàng)意策劃,其他的合伙人中,,還有曾在萬博宣偉任職資深客戶主任的品牌公關負責人張斌,、曾從2005年開始為湖南衛(wèi)視的超女、藝人包裝造型的造型顧問陳媛等多元背景的人力組合,。
整個布局聽起來都很像是一間廣告公司,。雖然項耀東強調公司的出發(fā)點“正是想為行業(yè)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去4A化,?!?/p>
但它們的邏輯其實并無不同。在VBS觀設計事務所,,設計師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產力更多是用來按照客戶的需求工作,。這與主流時裝品牌的運作流程恰好背道而馳,傳統(tǒng)時裝屋里的設計師是先有作品后有訂單,,而項耀東和張思思則反之,。
無論如何,這些嘗試在國內的時裝界還并不多見,,至少算不上是一個主流,。得益于消費者在生活品質上的需求升級,當下的中國正經歷著“設計師”概念在各領域的蔓延:電商,、酒店,、菜市場、咖啡店都想用時尚和顧客拉近距離,。就連北京的服裝品牌店員們都清一色地學會了一句新的推銷辭令:“這是我們家的設計師款,。”
每當他們說出這句話,你都能聽出明顯的語調上揚,,那里面有期待,,有規(guī)勸,還有藏也藏不住的自信——仿佛“設計師”是萬靈丹式的殺手锏,。
項耀東
張思思
就像如今部分所謂的獨立音樂,、電影一樣,“獨立設計師”也被商業(yè)環(huán)境逼成一個近乎泛濫的概念
時裝設計師的地位空前提高,,他們的名號像對市場和資本的加冕,。追求個性的消費者也樂于買單,仿佛那在代表獨特和富有之外,,還帶著一份不會從中產或高產階級跌落的安全感,。
作為收納設計師產品的集中力量,買手店也于近年爆發(fā)了更好的勢頭,。地產服務商睿意德發(fā)布的《中國買手店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消費市場的結構調整,,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從追求國際知名品牌轉移到個性鮮明的買手店上,。中國買手店的發(fā)展迅猛,數量激增,,分布也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在這份報告中位列買手店排行榜榜首的,,是香港的連卡佛,。2016年底,連卡佛出售的中國設計師品牌數量達到了50個左右,。從2015年開始,,這個香港零售商就開始張羅設計師培養(yǎng)計劃了,從香港到上海,,它公開招募時裝,、配飾、家居業(yè)界的新晉設計師,,可謂百里挑一,,如今活躍在市場中的Angel Chen、Fengchen Wang等設計師都是曾經的突出參賽者,。
連卡佛的目的是挖掘那些有商業(yè)潛力的設計師,,并引導他們完善品牌的自我表達,以致于在面試時會出現“你多久能織完一塊布”或“你多久能刷完一堵墻”這樣的問題,。但還好,,總有那么幾個幸運兒入了它的法眼。項耀東覺得,這相當于一場改革福利,,讓小部分人得以進入了超快的上升通道,。
要說這是實力嗎?答案是當然,但不完全,,每個成功者多少也有點運氣的加持吧!可明明寥寥無幾的機會卻被所有人盯在眼里,,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以為,藝術,、或者說設計,,已經不再像家長們從前擔心的那樣,是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職業(yè)了,。
這樣的趨勢在2011年就露出了端倪,,中國的設計師培訓機構在那年進入井噴期,它們除了接納中途轉行的本土學生,,也負責向海外高校輸送人才,。2014年,倫敦政府下屬的倫敦發(fā)展促進署教育文化負責人凱文·麥卡錫就表示:”過去5年,,(去英國攻讀)時尚和設計專業(yè)的中國學生數量上升了158%,。”
而到了現在,,中國學生們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作品集培訓機構ROSSO國際藝術教育的陳立沂麟介紹到,藝術類專業(yè)的選擇主要集中在了時裝和視覺兩大方向,。光是在英國,,每年就會有4000多名時裝專業(yè)的學生進入職場。
但英國媒體卻喜歡隔三差五就抱怨一次就業(yè)難的問題,?!八麄冎械脑S多人,既不能推出自己的品牌,,也不能在時裝屋找到設計師的職位,。”而恰恰,,這兩條路是時裝設計最為主要的發(fā)展方向,,為此,倫敦時裝學院主任Frances Corner曾對時裝商業(yè)評論Business of Fashion說,,“時尚生意和相關產業(yè)不再如以前那樣需要時裝設計學位的畢業(yè)生了,。”
如果不是許多行業(yè)大佬也開始提問:“時裝設計師太多了嗎?” 這個話題會顯得有點酸溜溜,。某種程度上,,它有悖于自由主義精神,在現在這個時代,誰也沒法居高臨下地指責別人的職業(yè)選擇,。就連老佛爺Karl Lagerfeld在2015年和《女裝日報》的采訪中也有點小心翼翼,,他只說,“如果你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斗牛士,,就不要進入競技場,。每個人都被允許做一場時裝秀,這些人也許太多了,,但這不是我的問題,。”
這可能是時代的問題,。美國設計師Chris Gelinas同意這個說法,,因為它的獨立品牌在2014年就開始陷入危機,而那時,,同行Band of Outsiders(現已重啟)和Kris Van Assche也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停止,,“時局對獨立品牌來說太艱難了?!盙elinas說,。
而中國的環(huán)境則更為復雜,一方面本土設計師品牌才剛發(fā)跡,,一方面該類品牌又開始加劇衰亡,睿意德的報告表示,,其誘因是“中國市場中,,設計師品牌面臨奢侈品品牌年輕化、輕奢華以及快時尚的多重夾擊,,迫于開店成本,,幾乎所有的國內設計師品牌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通淘寶?!?/p>
但熱血青年似乎永遠無法在遭遇挫折之前就理清根植于現實中的矛盾,,直到真的如Corner教授所說——他們把兩條主路都走死了。這些年輕人中的大多數,,都屬于不撞南墻不回頭的類型,。
在“獨立設計師”這個概念背后,是槍炮和玫瑰的兩難
項耀東當年也屬于這一類,。2011年,,他從ESMOD北京校區(qū)畢業(yè),畢業(yè)作品還拿到了金獎——獎品是來自于資深媒體人,、買手店薄荷糯米蔥創(chuàng)始人洪晃的一紙簽約,,這曾令項耀東十分興奮,“她希望幫助我,我感覺得到她的初心的確是想支持原創(chuàng)設計的,?!?/p>
但很快,他就力不從心,。6年前,,中國的買手店并沒有成熟的機制,即使薄荷糯米蔥已經算是其中較為全面的了,,但項耀東還是什么都要做,,從陳列到買手再到一年兩季的走秀,“我覺得是鍛煉,,但不代表我在每一塊都專業(yè),,就算如此,也沒有一個更專業(yè)的人去引導我,?!彪S后他決定去法國,但學成歸來后,,市場狀況還是低于期待,。
在項耀東的描述里,中國時裝產業(yè)還是處于轉型中的無序期,,各方面都還未準備妥當,。雖然電商和買手店都追著設計師和設計師品牌跑,但絕大多數連這兩者的定義都不清楚,,與其說是欣賞設計,,不如說是看上了資本熱情?!白羁膳碌氖遣粚I(yè)的人有時候更能融到錢,。為了融資,很多網站會先簽上幾個設計師來說服投資人,,但這是個幌子,,你會發(fā)現這個網站只有一個首頁,掛著設計師的照片,,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這種中國獨立設計的尷尬讓項耀東產生了稍許疲憊感,,他說一季一季推陳出新的行業(yè)規(guī)律,,就像繁殖,“半年生一胎,,庫存一堆還要打折,,挺痛苦的,,這么辛苦卻做了一堆半年就失效的東西?!彼_始思考無印良品和優(yōu)衣庫里銷售的那些基礎款的長久的保值秘訣和時間耐力,,“原來,人的消費是有忘性的,?!?/p>
而張思思則嘗試了另一種可能。她曾在玫瑰坊,、Ella Luna(paris),、依文(太極禪)等多家品牌工作,最高做到過設計總監(jiān),。有些成熟品牌已占領市場多年,,擁有固定的客群,也在商業(yè)上也取得了成功,,這其中譬如依靠男裝制服,、西裝起家的依文。
然而生活并沒有變得更理想,。當消費升級的浪潮來了,,傳統(tǒng)女裝面臨轉型,但花了許多錢,、想了很多辦法后還是無法有所突破,。張思思著急,她認為甩不開傳統(tǒng)思想的包袱是癥結所在,,但設計師在公司的話語權太弱了,,想要扭轉局面面臨太多困難,而中國大部分服裝公司的老板都不是做服裝出生,,對于設計的理解有限,“他們經營公司的唯一標準就是看銷售業(yè)績,,連Karl(Lagerfeld)都說自己不懂銷售了,,設計就是設計,市場是市場,,應該有專業(yè)的分工,。”
就這樣,,傳統(tǒng)品牌在新舊客戶的取舍中猶豫不決,,結果往往是在一盤貨里,設計師只能改良其中的幾款,,投到市場上后,,老顧客丟了,,新顧客也覺得不倫不類。
“我知道設計師不能賴環(huán)境,,那是你自己的掙扎,。”張思思說,,她想起她那賣了房子來做設計的同學,,開始覺得一切就像玩地下搖滾??傊?,她覺得自己的捆綁之旅到了頭,“大家只看到這個職業(yè)的光鮮,,卻沒看到大多數人都在赤貧線以下,,尤其是那些對自我有要求、有獨立意識的人,。要么就是經濟不獨立,,要不然就是審美過關,市場卻搞不清在哪里,?!?/p>
商業(yè)和設計師個人的憧憬,就是時裝設計師的槍炮與玫瑰,,他們在妥協和自我中掙扎,,但中間的平衡太難拿捏。這幾乎是全球設計師的共識,,于是一些人轉行了,,徹底離開了服裝業(yè)。對此,,知乎上有個無法考證的民間數據,,說這個占比高達50%。
可其實對于時裝設計師來說,,并不是只有“先鋒”,、“獨立“一條路可以走,比如說還有面向企業(yè)的工服市場正在改變
可是項耀東和張思思不想放棄,,不想放棄這份積累多年的專業(yè),。他們一邊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一邊開始琢磨,,是否有一個空白市場,,就隱藏在那兩條路之間,“有時候,,傳統(tǒng)公司的老板也挺冤的,,公司想要轉型變時尚,,他們又不懂,所有的老板都在找咨詢公司,、廣告公司,,但付了很多錢,錢卻沒有到專業(yè)的人手里,?!表椧珫|表示。
沒想機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跟隨消費升級也加強了公司內部的文化重塑和品牌管理,,近年加大對服飾領域投資力度的京東,就因為想在奢侈品行業(yè)分一杯羹,,將創(chuàng)立一支針對VIP用戶的物流團隊,。目前,它已經找到設計師來開發(fā)快遞小哥的新制服,,據了解,,最終是燕尾服和機車風的方案勝出了。
就這樣,,有老板偶然在展覽中看到了LORD ’ S COLLAR和MISS MISSION,,覺得這種正式的風格挺適合自己的公司。他們找到了項耀東和張思思,,詢問是否可以定制一些員工服,。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設計師可以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自由,。
“我們和市場的需求對上了,。”項耀東說,。于是,,VBS觀設計事務所成立了。
在進入成熟品牌和自立品牌之外,,他們開始探尋第三條出路,,它需要妥協,又不需要那么多;它需要自我,,也恰好不需要那么多。
不得不說,,無論從生存理念還是商業(yè)策略上看,,這都是一條折衷路線,令人想起上個世紀發(fā)生在宏觀調控和自由經濟之間的討論,,英國保守黨提出了“第三條道路”的理念,,想要在人文關懷和經濟效率間找到個互通有無的混合之物,,看來人類,總是能被逼出這樣的智慧,。
那些對工服有剛性需求的公司成為了主要客戶,,它們大多需要直面消費者,多為金融業(yè),、餐飲業(yè),、或在多地有分公司的大型企業(yè)。以前,,他們統(tǒng)一品牌的方式是在手提袋,、筆記本上印上Logo,現在則要在服裝上達到差異化,、個性化,、時尚化。
87年出生的臺灣年輕人莊威找上了門,,他創(chuàng)立的連鎖美發(fā)屋“星客多”正在升級品牌,。以前,星客多“快剪”強調為日理萬機的客人提供15分鐘的剪發(fā)服務,,這個概念源于1990年代的日本,,沒有燙染、推銷等惱人的環(huán)節(jié),,人們可以享受輕松的美發(fā)體驗,。2015年3月,星客多獲得了創(chuàng)新工場,、明勢資本和天使匯聯合投資的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然而在發(fā)展中,星客多逐漸發(fā)現相比起快,,人們也很需要質量好等營銷語匯,。在聽取了波士頓的設計咨詢公司Continuum的建議后,莊威決定從加強內部的文化建設上著手,,他通過朋友找到VBS觀設計事務所為員工設計新制服,。
為了把握并不了解的理發(fā)行業(yè),項耀東,、張思思和團隊成員們查了不少歷史資料,,把整個創(chuàng)意流程做成了策劃提案,他們設計了新Logo,,還選定了淡粉和淡藍作為制服主色調,,意在創(chuàng)造更年輕、柔和和親切的服務氛圍,。設計還涉及一些細節(jié),,考慮到理發(fā)師的級別不同,,他們有意模糊了這種權力分化,只從配件上去琢磨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和學徒的差別,,最近,,他們剛從南方找來了一些適合星客多的輔料以備挑選。
除此以外,,VBS觀設計事務所的業(yè)務還包括給寶潔,、歐米茄等企業(yè)做美學培訓,或是幫助一些公司開發(fā)外包的服裝項目,。項耀東透露,,他們現在就在為一個非服裝領域的企業(yè)推出一條童裝線——與之前一樣,公司在行外客戶并未要求的情況下堅持畫設計圖,,拿去溝通,,再取回來修改。
這些業(yè)務并不新鮮,,只是企業(yè)以前大多會找單獨認識的設計師來做,,但一個人不比公司正規(guī),難免就出現“幫個忙”的情況,,從而引發(fā)扯皮,,導致設計師和公司的利益都很難得到保證。
“我們要畫圖,,而且客戶要為之買單,。”項耀東覺得,,事務所健康發(fā)展的方法,,是要將每個流程都規(guī)范化,并簽訂獨立的合同,,“只有畫出來,,才能和客戶溝通出他們真正的需要,并且一經確認的東西不可以推翻,。如果跳過前面的步驟,,最后的結局很可能是我們辛苦了,卻沒做出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客戶也不好意思說,,只能把尾款扣一點?!?/p>
聽起來挺鐵面無私的,,但如今同為生意人,莊威對這樣的做法倒是認可,“市面上好的設計有很多,,但VBS能把商業(yè)合理性、企業(yè)文化,、消費者角度都納入設計,,星客多這樣快速擴張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是受用的?!?/p>
每個時裝人都有一個從“獨立”到“大師”的夢,,但或許實現這個理想的途徑并不一定過分局限
這也是“事務所”這個概念誕生的初衷。用項耀東的話說,,作為建筑界里成熟的商業(yè)模式,,建筑師、室內設計師從教育到從業(yè)都有一個‘甲方’的概念,,但時裝設計師沒有,,這種在工作中考慮別人的思維方式,涉及不同的價值觀輸出,。
這個判斷在北京的男士西服定制店PERFECT SIZE那里也得到了證實,。老板李智曾在互聯網行業(yè)工作,如今已經將門店擴展為3家,,為了給客人專業(yè)的服務,,他找來在巴黎學習女裝傳統(tǒng)高級定制的Lexi負責整個品牌的設計工作。
“學習時裝的人,,感覺團隊合作都挺差的哈哈,。”Lexi自嘲,。由于從設計到找面料再到制作,,流程可以自己做完,時裝設計師更想要大包大攬,,而涉及土木的建筑師就難了,。因此,服裝設計師很難在大公司實現自我價值,,做自己的品牌又怕經驗不足,,Lexi也同樣擁有兩難困擾,“所以我應聘了這家公司,,規(guī)模適中,,比較舒適?!钡珜W習女裝的她偶爾也會覺得施展不開,,畢竟男裝市場比女裝小得多。
因此,即使走上了第三條道路,,“獨立設計師”的小火苗在每個設計師的骨子里都還是很難磨滅,。張思思有一個打算,雖然目前還是定制狀態(tài),,但她希望自己能在慢慢的商業(yè)磨練中,,讓MISS MISSION有朝一日能變成成衣品牌。
那是獨屬于時裝設計師的心高氣傲吧,,項耀東想,,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是時裝設計師的天性。也許,,4月12日那晚在W酒店的大秀就是證明,,那場秀是在萬博宣偉公關公司的設計師扶植計劃Fashion Next的支持下誕生的,。謝幕時,,項耀東和張思思牽著手出來接受掌聲,他們清楚這場秀和一季一季推的獨立設計師品牌不同,,只是為了向客戶證明自己在服裝上的專業(yè),,但不知道那一刻,他們腦海中是否閃過了Valentino曾經的雙人設計組——Maria Grazia Chiuri和Pier Paolo Piccioli那樣的身影,。
好在,,VBS觀設計事務所已經靠著B2B業(yè)務自負盈虧,也有一些投資人找上來,,但項耀東態(tài)度謹慎,,他目前最想做的不是擴張,而是把有才華的設計師張羅在一起,,收在VBS麾下,。
母校ESMOD是第一個切入口,項耀東和張思思建立了校友會,,現在聯系到了470人,,他們計劃讓外國同學也加入,因為一上來就想找國外設計師的中國客戶很多,,這個愿望未來是可以實現的,。
這個模式很像設計師聯盟,更像是行業(yè)性商會,,目的是聚集各方力量,,以增強組織的影響力。其實用性有目共睹,,馬云,、王石等企業(yè)家都曾擔任過各商會的領導人,。
這不僅是項耀東的夢想,也是他的公關負責人張斌的分內之事,。雖然目標如今看來還太遠大,,但張斌還是愿意闖一把,被問及原因時,,張斌的答案很有趣:“我考慮到,,他是一個溫州人?!?/p>
人人都知道,哪里有溫商,,哪里就有商會——溫州商會遍天下,。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1999-2015.www.hkfc.hk All rights reserved.
學院專業(yè):三年制服裝設計專業(yè)學歷教育班,一年制/二年制服裝設計專業(yè)港院文憑班,,各類短期課程培訓班,,技能鑒定考證考前培訓班,高級服裝紙樣實戰(zhàn)班,,高級服裝設計研修班等更多專業(yè)可以讓學員選擇
香港服裝學院是一所知名服裝院校,現向全國招生服裝制版培訓班,服裝設計師專業(yè),服裝設計速成班,現向服裝設計重點招生廣州服裝設計學習的機會.學院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宗旨.